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一变天就感冒,衣服穿多穿少、食物稍微不对就容易生病,一场病刚好,下一场又来了......孩子总在反复生病,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问题的根源往往就藏在日常的饮食当中。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提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意思是人体靠饮食滋养,但饮食不当也会损伤脏腑。因此,在孩子日常养护中,饮食与起居是否契合其自身体质,非常关键。
举个例子,如果孩子属于寒性体质,在天冷或吃寒凉食物后就更易出现不适,生病时也多表现为寒症。如果平时常吃水果、冷饮,或未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就容易导致孩子反复生病、病程延长。相反,热性体质的孩子如果长期摄入温燥食物,如鱼虾、羊肉,或辛辣、油炸类食品,会使内热加重,同样导致反复生病、迁延不愈。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体质类型?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寒性与热性体质的主要表现及相应的饮食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日常调理,增强孩子抵抗力:
一、寒性体质
1.体质表现:孩子形体较弱,面白气弱,精神萎靡、目光少神,肌肉不丰,四肢乏力,形寒畏冷,四末欠温,纳少腹胀,大便稀溏,小便清利,或有遗尿,易自汗出,易感冒,唇色淡白,舌淡苔少。
2.饮食推荐:蜂蜜、核桃、生姜、藿香、黍米、白扁豆、赤小豆、蜂蜜、大枣、山药、枸杞子、龙眼肉等此类食物可供搭配选择。
二、热性体质:
1.体质表现:小儿形体多瘦,少数偏胖而壮实,唇面多赤,脾气急躁好动,精神亢奋,口干口渴,食少便结,或食多易汗,睡眠不宁,辗转反侧,夜惊梦多,睡眠不实、磨牙,或潮热盗汗,或遗尿,皮肤较干燥,小便黄而臊臭,口中气臭,易患感冒发热,热势往往较高,或见高热惊厥,舌质偏红、苔黄燥。
2.饮食指导:芝麻、莲藕、冬瓜、茄子、猕猴桃、小麦、粟米、西瓜、黄瓜、莲子、竹叶、绿豆、太子参、笋、百合等此类食物可供搭配选择。
通过识别孩子体质,合理安排膳食,避免饮食偏颇,可改善孩子的易病状况,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更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