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多岁的张老先生被多种疾病困扰多年:心动过缓、永久性房颤、高血压病史,更在之前脑出血留下后遗症。近半年来,家人发现他走路愈发蹒跚,一个月内接连摔倒,言语逻辑也变得混乱。当地医院颅脑CT检查揭示真相——左侧颅内已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严重挤压着脆弱的脑组织。
面对"开刀血肿清除术"的传统治疗方案,家属陷入两难:老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术中止血风险极高;全麻状态下,其严重心动过缓随时可能诱发心脏停搏。转诊至我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后,尚立宏副主任医师团队经过充分的多学科会诊,提出"无刀手术"方案——通过神经介入技术,以微创方式从病因上瓦解血肿。
"无刀手术"的原理
尚立宏医师形象地比喻道:"传统开颅如同拆墙排洪,而介入手术则是釜底抽薪"。团队通过0.5cm的股动脉穿刺口,将微导管沿血管天然通道直达脑膜中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精准导航下,将PVA微球与弹簧圈复合栓塞剂注入血肿供血动脉分支,阻断"洪水源头"。这种"饥饿疗法"促使血肿逐渐萎缩吸收,全程无需开颅、无需全身麻醉。
术中拉家常,术后即饮水
在局部麻醉下,尚立宏、蔡长文医师与老人全程交流,谈笑间,微创操作已精准完成。由于采用无血管刺激性的栓塞材料,老人术中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即刻恢复饮水,常吃的心脏药物也无需中断。术后复查CT显示血肿范围显著缩小,老人自述"头脑闷胀感像被风吹走了",下床活动无大碍。
技术突破彰显人文关怀
此例手术中所采用的"局麻下脑膜中动脉栓塞术",适用于:
✅ 高龄及手术耐受性差者
✅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患者
✅ 凝血功能障碍人群
✅ 多病共存需降低手术风险者
神经外科二病区团队创新性地融合介入技术与局部麻醉,既规避了传统手术风险,又保留了患者尊严。这种"创伤最小化,疗效最大化"的诊疗理念,为特殊群体打开了生命新通道,彰显现代医疗的温度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