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小组成功开展了商洛地区首例下肢静脉穿刺PICC置管术,为部分无法进行上肢置管的患者提供了新的输液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在静脉治疗领域取得了又一重大进展,为PICC置管技术在我市的实践再启新篇章。
一74岁的男性患者,因右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而面临治疗困境。患者的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双侧颈部和腋下淋巴结肿大,颜面及双上肢出现中度水肿,血管条件极为不利。胸部增强CT检查进一步显示,患者的上腔静脉受到明显压迫。面对这样的病情,患者及家属表达了积极治疗的强烈愿望。
经过胸外科医师团队的深入讨论,决定先为患者实施化学治疗方案以减轻病痛。然而,鉴于患者目前的血管状况,只能通过下肢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小组组长李亚芳与主诊医师经过细致商讨,决定通过患者下肢的股静脉或大隐静脉进行PICC置管,以建立稳定的静脉通路。
在置管前,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小组邀请了超声医学科吴柳医师对患者下肢的血管及导管走行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同时,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了下肢PICC置管的方法、配合要点、潜在风险以及带管期间的注意事项。在李亚芳、王静、陈红玉三位护理人员的紧密配合下,医学影像科黄粉玲医师在床旁进行实时影像观察,确保导管末端的准确定位。最终,成功为患者完成了PICC导管置入,一针穿刺成功,患者未出现特殊不适。
此次下肢静脉穿刺PICC置管术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上腔静脉综合征或上肢血管条件不佳患者的输液通路建立难题,还确保了患者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也充分展示了我院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小组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决心。今后,我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升我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